hjc888老品牌黄金城(中国)有限公司

模板内页banner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 公司新闻

补能网络加速完善,电动重卡开启多场景规模化应用新征程

2025-07-23

在 "双碳" 目标驱动下,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转型正加速推进。作为公路货运的 "碳排放主力",重型卡车的电动化进程备受瞩目。随着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与行业标准的逐步统一,电动重卡正从封闭场景走向开放道路,在长途运输、干线物流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,成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

一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,电动重卡驶入发展快车道
重型卡车虽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的 3%,却贡献了道路交通 43% 的碳排放量,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。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电动重卡销量达 8.27 万辆,同比激增 139.4%,电动化渗透率跃升至 9.2%,较前一年提升 5.4 个百分点,市场爆发态势显著。
政策层面,国家通过购置税减免、老旧车辆报废更新补贴等组合拳精准施策,地方政府则从路权优先、基础设施配套等维度加码支持。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,将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在港口、机场、长途运输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,为行业发展划定清晰路线图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指出,若我国 900 万辆重卡全部实现电动化,可减少约 25% 的原油进口,能源安全与减排效益双重凸显。

二、破解补能困局:换电与超充构建多元补能生态
补能效率曾是制约电动重卡普及的核心瓶颈。对此,行业创新出 "换电为主、超充补充" 的差异化解决方案:
换电模式:封闭场景的效率革命
换电重卡凭借 5 分钟极速补能的特性,直击运营车辆对出勤率的严苛需求。车电分离模式更使单车成本降低 40%,配合港口、矿山等固定路线场景的换电站精准布局,形成 "高效运营闭环"。国轩高科推出的积木式充换电系统,建造成本仅为传统站房的 1/4,为半挂牵引车等车型提供灵活补能方案;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合作打造 "电动重卡换电绿色廊道",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换电设施全覆盖,破解干线运输补能难题。
超充技术:长途干线的续航保障

在充电领域,大功率超充技术正加速突破。行业预测,未来长途干线场景将形成 "超充网络为主、换电节点为辅" 的互补格局。充电网络的广覆盖特性,使其在跨区域运输中更具适应性,而换电站则作为关键节点提升特定线路的服务效率。


三、场景扩容催生新机遇,全产业链价值重构
电动重卡的应用边界正从封闭场景向多元化场景延伸:
固定场景深度渗透:港口、矿区、钢厂等区域已形成规模化应用,换电模式凭借 "路线可预测、站点易规划" 的优势,实现车辆利用率最大化;
开放道路加速突破:随着高速公路补能网络完善,电动重卡开始试水中长途干线运输。广发证券预测,国内重卡电动化渗透率保守可达 30%-40%,乐观情况下将突破 50%,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百亿级。
产业生态协同升级:车电分离模式催生电池资产管理新赛道,统一标准的换电体系推动电池梯次利用,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。方正证券研报指出,随着产销规模突破临界点,头部企业有望实现电动重卡业务盈亏平衡,行业盈利结构将迎来根本性改善。

四、挑战与展望:标准统一与技术创新并行
尽管前景广阔,行业仍需突破两大瓶颈:一是换电站建设成本高企,二是电池规格、接口标准尚未统一。业内呼吁加快制定全国性换电标准,推动跨品牌、跨车型的互通互用,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设备成本。同时,固态电池、氢电混合等新技术的探索,将为电动重卡续航提升提供更多可能。
在政策红利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下,电动重卡正从 "政策驱动" 迈向 "市场驱动" 新阶段。随着补能网络的全域覆盖与场景适配能力的持续提升,这一绿色运输主力军将加速重构物流行业格局,为 "双碳" 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,引领全球重型车电动化浪潮。


标签

本文网址: /news/659.html

相关产品

相关新闻